<aside>
💡 请直接在文档里添加段落并@自己的用户名,不用太在意format。 添加内容可以是自己的想法,对别的想法的回应,reference或任何对DeSchool有帮助的内容。
目录
</aside>
传统中心化的教育是通过量化知识的方式来构建教育体系,整个体系的构建是以学习者和教授者为逻辑链条形成闭环;以社会契约为主体的权力发起教育机制提案,用以构建整个教育生态,所以对于知识的传导是有着中心权力作为驱动力的,会很轻松的形成高效的集合。但是在去中心化教育中,将个人的主体性突出,个人成为学习这个行为本身的唯一权力机制发起者,我想学,所以去学习。 这个时候作为deschool的优势,在知识交互中,学习者真切地体会到了,“知识无边界”。 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是,知识的效用应当是作为“training skills” -一种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用以生存的工具;还是部分与此。
持续输出的前提在于输出的内容决定是否持续,所以结论是,是否有一个关于社区对于“教育”本身类似于汉谟拉比法典似的定调,在deschool 在web3的世界中,教育“应当是....”怎样的断言。
Mirror 整个生态中很吸引人的一个点在于“对自身发展的克制”。我们在使用Mirror时,最直接的感受是无法进行最基础web2 的交互。比如我看见一个文章很好,我只能收藏链接,我不能留言保存,甚至作为一个信息平台,mirror甚至连搜索引擎都没有。Mirror贡献团队对这个行为的解释为:只将自身定义为一个底层工具的产品,需要生态以这个root发展出来更多的应用。结合Mirror对自身的克制,我们反观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平台,本身自带的教育属性,是否在deschool中也能纳入一点这样的思考,不一定需要立刻给出反馈的经济系统,不需要对学习者和教授者进行流通性的反哺,而是创造一个足够纯粹的产品,直接暴露在web3 世界,然后作为一个root.让不同的门类的知识基于此开展起来,交互起来。如果deschool能做到这一步,那将会是非常大的成功。
如果可以做到mirror那样成为一个底层root当然是很好,但是这前提似乎需要足够开放或者足够专业。在这种前提下,我们可以提供片状的知识(附带片状的试题),其他应用或者企业,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,定制自己的课程或者证书。例如DEFI项目A招人或者做培训的时候,可以选择(#DEX+#ETH基础+#智能合约读取。。。)去形成一个课程,通过考试者获得项目A基础证书。
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获取工作&知识的提升(指非功利角度的知识提升)
针对知识的提升,不管在web2还是web3重点都在于:知识全,专业,便于查找,也就是更多是在体验层面的。
——得出结论1,deschool在课程分类、收藏和搜索及质量把关上依然需要重视
**针对获取工作,**传统教育通过颁发证书来证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,人们用证书敲门之后,通过对话(体现表达交流和思维能力)和试题(体现技能能力)来二次证明能力匹配,获取工作。在过程中,主要存在“证书”“对话”“试题”三大部分。